“十四五”期间,我国以“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为基本思路,强调要在工业污水处理、工业园区治理、高端装备和碳中和等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的突破,继续开展各类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水、土、固、废气将延续严监管态势。伴随监管手段和机制的创新,一方面,“双碳战略”提出后,传统环保向绿色环保发展,与双碳密切相关的清洁能源、节能低碳、绿色循环等新兴领域被纳入绿色环保范畴,刺激绿色环保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大量国资、央企通过组建环保公司或参与民营环保企业混改等方式进军生态环境领域,环保行业已经进入产业集团化形态,向全国化、全产业链化的综合服务集团发展,产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
党的十九大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全面部署,碧水保卫战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赢得“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重点规划的任务,被提升至历史性的战略高度。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等多项污水处理相关政策,涉及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市场化机制等多方面内容,推动我国污水处理市场不断规范化发展和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十四五”期间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城市污泥处置、再生水利用为主要增量空间,设施建设聚焦管网、处理设施、再生利用设施、污泥处置四大方向。2022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生态环境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进一步细化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黑臭水体主战场延伸到县级城市。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对已完成治理、实现水体不黑不臭的县级及以上城市,要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长效机制。2022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文件指出要着力突破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高盐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高性能膜材料、高效催化剂、绿色药剂、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等节水关键共性技术等。“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我国“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目标之一,促进行业更多关注低碳和资源化,污水处理向低碳运行、绿色转型方向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近年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相继颁布了土壤修复行业一系列管理政策和技术指导文件,主要涉及行业规范管理、资金支持和技术提升等几方面。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分两个阶段设置目标,到202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到203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用四年时间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家底,尤其聚焦于农用地土壤勘察。随着普查工作在各地陆续铺开,土壤检测相关的订单会持续放量,为第三方环境检测服务行业打开新的发展空间;2022年2月1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结合我国新发展理念以及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等目标,预计土壤修复行业将在“十四五”时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
“十四五”时期,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为指导和推动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在具体的目标上,到2025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达到60%左右,分类收运能力也要达到70万吨/日左右。近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等政策法规,并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动了本行业的规范和快速发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对外公布,表明了我国固体废物行业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治理措施和力度不断加强。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固废处理方面,到2025年,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存量大宗固废有序减少;加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优化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加强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固废产业链各领域市场空间的加速释放。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环保行业整体需求快速增长,环保装备制造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引导行业差异化集聚化融合发展。鼓励环保装备龙头企业向系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调试维护、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商发展,中小企业向产品专一化、研发精深化、服务特色化、业态新型化的‘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引领、中小型企业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聚集区。引导环保装备制造与互联网、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提升制造型企业服务能力和投融资能力。”2022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发布“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为环保装备制造业未来几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过多年跨越式的发展,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取得国内领头、国际领先的行业地位,多项核心技术荣获国家及省部级荣誉,多项核心装备列入国家鼓励发展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重点新产品、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广西名牌产品等,形成“立足国内、面向东盟、对接全球”的产品推广布局,技术与产品远销东盟、东欧、西非、南美等海外市场,成为国内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环保品牌,逐步从传统的水污染治理向环境综合治理的各个环节渗透,从国内单一市场向全球化、国际化发展,从单个污染源治理指标向整个环境治理体系效果转变,由最初的“设备+工程”的商业模式向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咨询服务、环保装备制造、环保运营服务等产业链高端领域延伸、转型,经营业绩和产业规模得以快速提升。公司以解决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为根本,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构建从技术成果、产品到产业化应用的良性运行机制,目前已形成环保基础理论研究、环保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以及产教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成为国内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引领者,进一步巩固“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自主核心技术的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
公司以提升环境绩效和解决环境问题为导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领域全方位的环境综合治理整体解决方案,从事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以工业环境治理及清洁化生产、市政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土壤修复、固(危)废处置、智慧环卫等为主的环境综合治理业务;以多领域环保装备研发、制造、销售为主的设备制造、销售业务;以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环卫一体化、油泥及污染土壤处置终端运营等为主的运营业务;以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咨询、检验检测、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为主的环境综合咨询服务。服务范围覆盖咨询、设计、环评、检测、研究开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等环保全产业链。
在工业治污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的厌氧、芬顿、砂滤技术不断优化,新型抗钙化厌氧反应器得到大规模的应用。针对垃圾渗滤液、石化废水、化工废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全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难分离有机和无机组份的处置,公司自主研发了UBEF生物强化滤池、催化电解、浓缩分盐等技术。目前UBEF生物强化滤池技术已经在广西、广东多地正式投运,性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用于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置、浓缩蒸发技术已经在多地项目开机运行,陆续进入设备调试环节;催化电解技术已经完成在高浓高盐化工废水、化工回用膜浓水、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等环境下的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达到预期目标。
(2)清洁化纸浆漂白关键设备与技术——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相关化工技术
公司经过十余年技术积累,自主研发的“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大幅降低投资成本,实现我国该类产品海外输出零突破,有效降低了纸浆漂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促进了造纸行业的清洁生产;公司还配套开发了双电解法二氧化氯制备技术,以及清洁高效的氯酸钠、烧碱、双氧水、氯酸钾、高氯酸钾、耗氯产品(三氯异氰尿酸、聚合氯化铝、漂粉精、ADC发泡剂等)等化学品生产技术,为造纸及相关化工行业的升级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围绕含油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置目标,解决现有热解装备热效率低、处理量小、回收油重质化高、产气率低的技术瓶颈,探索“碳减量、碳减排、碳回收”技术路线,报告期内,公司对新型热解系统(OTTU)进行装备工艺优化,结合热解气冷凝净化回收油/气工艺,并建立COMSOL能耗预测模型,在保证实现处理后渣土含油率低于0.3%(农用污泥B级标准)的同时,充分优化装备热效率及油泥处理量,为新疆阿克苏油泥处置项目、宁波富海含油废弃物无害化处置项目的提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化工、矿山采选冶等场地污染土壤,公司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锑矿区锑砷污染源阻断及生态治理技术”,持续开展土壤增效生物淋洗、淋洗剂回收、废液净化等技术、装备工艺研究。开发的绿色高效生物淋洗剂,重金属污染土壤一级淋洗效率可达90%以上;通过研发的固-固转化工艺,可从淋洗废液中回收50%以上生物淋洗剂,在保障淋洗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药剂用量及技术成本,最大程度维持土壤微生物代谢及有机、无机碳库,保障土壤碳汇能力;废液净化后满足城镇污水排放一级B标准,最终实现污染土方量、污染物及污染排放的减量化。
公司在矿山、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领域,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有色金属选冶渣场影响区污染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 ”,开发了重金属污染原位阻断+原位净化技术、多层覆盖强还原微生物矿化技术并开展产业化应用示范。同时,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于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生物经济发展等国家需求,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阳离子态重金属活性钝化新型功能材料”,利用农业固废完成开发微生物土壤增质提效材料,满足《复合微生物肥料标准》(NY/T798-2015)技术指标,同步改良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补充土壤营养,增强作物抗病抗逆性,促进水稻、蔬菜、果树等高产优质,目前在广西南宁、崇左、百色、贵港等地完成示范推广应用。
报告期内,针对铝电解大修渣综合利用方面,通过开展铝电解大修渣处理主要元素的快速高效检测技术、复杂氰化物的破氰技术、复杂氟化物的脱除与氟资源回收技术、高盐废水蒸发结晶及资源化处理利用技术、铝电解大修渣废阴极炭块湿法无害化与资源化技术等研究,解决铝电解大修渣在高盐高碱条件下复杂氰化物的无氯低盐高效去除解毒、复杂氟化物转化、脱除和回收等技术难题,实现铝电解大修渣的高效连续逆流浸取、毒性解除与无害化渣的长效稳定化。目前已完成大修渣的资源化利用小试、中试实验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成功开发出大修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成套技术。同时,公司也在铝电解产业的炭渣、炭泥、含氟废水处理等领域开展技术优化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推广工作。
为促进新能源材料、汽车工业绿色闭环发展,探索废旧锂电池的全量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新路线,公司针对废旧锂电池及电池厂废料提取镍钴锰锂有价元素回收率低、镍钴锰锂复杂溶液体系的除杂净化不彻底、沉锂回收率低以及三废全量化资源化路径不畅等技术难题,开发了“低温还原-梯度酸浸两步法资源化回收技术”体系,高效提取废旧锂电池中有价金属,采用多级萃取技术选择性回收金属,形成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锰、硫酸铜和碳酸锂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构建锂电池电解液氟化物的高效脱氟、沉氟和提纯系统回收氟资源、碳粉资源化、铁资源再利用技术。该技术体系用于废旧锂电池的资源化综合回收中,目前已实现镍钴回收率99.3%以上,锂回收率90%以上,工艺废水循环利用率95%以上。目前已完成小试、高价金属回收提纯的中试试验研究,固废及尾气、废水的资源化正在进行试验研究,回收利用技术正在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饮水安全、呼吸健康、果蔬保鲜等领域,开发含有核心技术的系列二氧化氯固态消毒剂和消毒装备。其中,系列二氧化氯固态消毒剂包括高含量型AB粉剂、复合型一元粉剂便携型泡腾片剂、耐酸碱可降解型空气净化凝胶;系列消毒装备包括次氯酸钠发生器、二氧化氯发生器、智能消毒投加装置和环卫除臭消毒一体机,垃圾除臭剂、低温消毒剂等。系列二氧化氯固体消毒剂具有稳定性好、绿色经济、使用方便等特点。可应用于公共卫生安全、空气净化、污水处理、果蔬保鲜等领域,极大扩宽了ClO2消毒剂的应用场景。系列消毒装备具有运行安全可靠、原料转化效率高、操作维护简便、应用场景广等特点。
截止目前,核心技术产品已在医院及国际健康驿站等的污水消毒、工业和市政给水排水消毒、空气消毒净化、果蔬保鲜等领域的50多个项目得到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环卫装备产品的正向研发及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力,持续围绕环卫装备新能源化、智能化和小型化的发展方向,攻克新能源车辆的三电系统匹配、能量管理与协同控制技术、专用装置的设计仿真分析等核心技术。在环卫装备智能化应用领域,以小型环卫装备为研究基础,进一步拓展小型装备的线控化改造、智能控制等技术研发。本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新能源洗扫车、新能源清洗车、新能源路面养护车、多功能抑尘车和智能扫路机等全新产品的研发。
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环保项目咨询、环评、检测、设计全过程一站式综合咨询服务,目前已为中国铝业601600)、中国石化、玖龙、理文、太阳等多家大中型石化及造纸企业提供了相应的咨询服务,同时为地方政府及工业园区提供整体环境咨询服务,拥有丰富的咨询经验和数千例成功案例,现已成为国内环保领域资质最齐全、综合咨询服务能力最强的行业企业之一。
公司环评、环境咨询服务覆盖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工程咨询、水务咨询、环保管家、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环境应急预案、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环保管家研究、农村生活污水规划编制及运维、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调查、效果评估及环境监理、矿山全过程咨询、农用地安全利用及三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前期咨询及后期运维服务。公司设有第三方检测平台公司,拥有CNAS、CMA、CATL等多重资质,可为社会各界提供环境监测、食品农产品检测、环保产品在线监测运维服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各类综合技术服务。
EP是Engineering Procurement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意即“设计-采购”,该模式的核心是系统设计和设备集成。在该种经营模式下,公司作为提供商首先进行方案拟订、系统设计、设备设计和选型,然后采购通用设备和材料,生产或定制核心设备和关键构件,外购专用硬件设备等,最后通过系统组装集成的方式组成一个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统,并将整套集成设备作为一个整体出售给客户方。
EPC是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意即“设计-采购-施工”,是指公司受客户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项目的咨询、设计、采购、施工、安装、验收、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并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向业主负责,同时可依法将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
EPC模式是工程设计业务及设备系统集成模式的延伸,其服务范围涵盖了项目建设全过程,即从项目投资前期工作开始直至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为止,也就是所谓的“交钥匙”方式的工程总承包。
PPP是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
BOT是Build Operation Transfer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意即“建设-运营-移交”,是指客户与公司签订合同,由公司承担项目的筹资、建设、运营与维护等。公司在合同期内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并取得合理利润,合同期满后,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移交给客户。
在上述经营模式中,EPC模式是EP模式的延伸,在后者的基础上增加土建安装过程,而BOT模式则在EPC模式的基础上再增加了对项目的投资及项目运营期的运营管理过程。
O&M是Operation & Maintenance的英文首写字母缩写,是指拥有水务设施所有权的政府部门通过签定委托运营合同,将设施的运营和维护工作交给公司完成;公司对设施的日常运营负责,但不承担资本性投资和风险,政府部门向公司支付服务成本和委托管理报酬。
此外,公司还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及客户需求,采用TOT(移交-经营-移交)、BOO(建设-拥有-运营)等模式承接业务。
公司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22,380.49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环境综合治理、专业技术服务及运营服务等业务。
环境综合治理业务中,水处理业务实现收入114,401.60万元,主要系龙州县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EPC总承包项目、泗洪县东南片区域供水工程(水厂改扩建)EPC工程总承包、通道侗族自治州县生活污水治理项目-6个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EPC)模式、田东县供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平马沟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子项)、北沙河流域(灯塔段)生态修复工程EPC工程总承包等项目确认收入影响所致;土壤修复业务实现收入10,109.29万元,主要系南宁江南中心项目土壤污染治理设计及施工工程、杭钢单元GS1302-04/14/15/26地块及周边规划道路区域土壤修复工程等项目确认收入影响所致。
专业技术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环保方案设计、咨询、环评、检测、环保管家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专业技术服务实现收入21,294.82万元,主要来源于控股子公司博环环境的环评咨询、湖南博世科的环保方案设计等业务收入。
公司运营收入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水体修复、环卫一体化、油泥及土壤处置终端运营等业务。2022年,公司实现运营收入67,291.75万元,同比增长11.18%,主要系南宁市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PPP项目、泗洪县东南片区域供水工程PPP项目、贺州市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服务项目、西乌珠穆沁旗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运营特许经营项目等确认运营收入影响所致。随着公司承接的环卫、油泥处置及在手PPP项目逐步进入运营阶段,公司运营资产规模将不断扩大,运营收入将逐年增加。
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奇异果体育app网页版是公司在“强竞争、严监管”的环保行业竞争新格局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装备技术水平、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公司技术实力不断增强,随着公司业务模式和业务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持续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440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公司及子公司主持或参与的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发布“木质纤维基重金属治理材料生产技术规程”等8项团体标准,累计牵头和参与发布国家、行业等各项标准14项。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21年度广西“企业科技创新奖”,与广西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的“木质纤维改性及其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荣获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公司牵头的“典型锑矿区污染土壤原位阻控技术与工程示范”“精细化工废水的臭氧铁基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等项目分别获得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沙市重点研发项目立项;由公司牵头承担的广西创新驱动专项“黑臭水体污染控制及水环境质量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工业和市政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公司在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部分技术研发实现成果转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环保设备及相关核心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清洁化生产、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流域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场地及地下水修复、农田修复及油泥治理、垃圾处理、消毒消杀等多个领域,以技术稳固市场,项目遍布华北、华中、华南、西北等地,部分设备出口海外;公司对承建的每个工程项目都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安全先行,着力创建精品工程,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口碑,确保在手项目顺利实施并实现业绩转化;公司拥有各项齐全的业务资质,构建了环评、检测、咨询设计、研究开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等覆盖环保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通过充分利用产业链各环节相互拉动和促进作用,形成了相关业务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1、公司打破加拿大Erco、Chemetics和瑞典Eka等国外企业技术垄断,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法和组合还原剂法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工程化技术,形成系列化产品,解决纸浆清洁漂白中“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难题,一举使我国由纸浆漂白二氧化氯技术进口国变为技术出口国,实现了我国二氧化氯制备及纸浆漂白技术产品出口零突破,成为国际上主要的大型二氧化氯制备装备与技术供应商之一。相关成果分别获得2018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及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公司构建了上流式多级厌氧-好氧-异相催化氧化的废水处理技术路线,解决了废纸制浆等造纸废水在厌氧处理中易引起颗粒污泥钙化、造纸废水传统生物处理难达标等共性问题,彻底打破了海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成功应用于国内外近100家企业,成功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避免了被关停危险,适应于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此外,该技术还应用于发酵、食品、制药等行业,保证了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该技术成果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公司围绕城乡环境治理开发了系列先进适用的产品和技术。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开发了低浓度脱氮高效反硝化轻质滤料滤池,解决了传统深床反硝化滤池易板结、生物负载量小、去除率低、运行费用高等技术难题;针对陆续颁布实施的农村污水处理标准开发MCO、MCI反应器系列产品,解决直排口污水、村镇生活污水普遍存在的水质波动大、有机物浓度低,碳氮比不协调的处理难题;开发的高效磁分离系统、一体化SBR反应器等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项目,逐渐推向市场应用;开发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技术,内湖、近岸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于水体生态修复。上述系列环保装备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广西、广东、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黑臭水体治理、农村及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环保建设项目,产生重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公司开发直热式链板型热脱附系统,攻克了油泥热处置效率低和达标率低的双重难题。设备的核心工艺为“多点热源直热+链板静态传输”的分段式热解吸技术,具有高产能、低残油、广适用、不结焦、高热效、少烟尘等优势特点。该技术装备完成国产化自主制造,并获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认证,同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体系构建与技术示范验证”项目立项,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获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自然资源部“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广西工业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土壤修复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认定。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广西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科技创新合作基地、广西北部湾海岸污染治理及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南宁市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科研平台认定。公司已建成7,000多平方米国家CNAS、CMA双重资质研发及分析检测实验室,拥有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300多台套精密仪器装备;建成3,000多平方米环保中试平台,搭建高浓有机废水处理试验、土壤及地下水工程试验、清洁生产及化学品制备试验、固危废处理处置、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试验等9个中试试验平台,可对水、气、固等污染物进行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全流程模拟,实现研发—设计—制造—工程—运营的全过程对接,进一步加快环保科技成果产出率及转化率。
公司构建了“科技创新-集成示范-转化推广-创新孵化-产业带动” 的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已孵化或培育环评咨询、分析检测、研发创投、工业污染治理、消毒产品、智能环卫一体化、环保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制造、环保设施运营、危废处置等环保产业及各领域业务板块的子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共有9家子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家子公司获得广西瞪羚企业认定。报告期内,公司入选2022年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名单,全资子公司湖南博世科获批“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难降解工业废水强化氧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认定,荣获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AA级)贯标评定。
公司构建了以王双飞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核心技术团队,建设围绕环保产业发展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人才队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1,245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为27.36%。公司在职员工中,高级职称136人,中级职称465人,博士30人,硕士176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1人,广西八桂学者2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高层次人才2人,南宁市高层次人才100人等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成为公司的核心生产力,确保了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的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没有发奇异果体育app网页版生因核心管理团队或关键技术人员离职、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特许经营权丧失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440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367项、外观设计专利19项。
2019年,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发布2018年(第25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发改高技〔2019〕36号),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公司技术研发、技术发展战略、成果产业化及知识产权管理的整体把握及实施,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将促进公司吸引行业高端技术人才,搭建高端科研平台、获取相应的政策支持,不断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社会〔2021〕573号),公布了首批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博世科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广西唯一一家入选的企业。此次获认定,公司将持续强化产教融合型企业引领带动示范作用,不断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聚焦环保产业技术攻关共建研发机构,围绕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强化科研投入共建科技成果转移平台等,以创新引领推进企业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22年新一批及通过复核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名单,公司获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博世科获2022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此次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认定,标志着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是对公司持续贯彻落实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工作的高度认可。公司将继续增强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支撑、推动和引领作用,保持持续的创新动力300152),依托技术创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环保企业品牌。
2022年度,公司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认定为“广西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桂科基字〔2022〕60号)、“广西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合作基地”(桂科外字〔2021〕135号)。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博世科获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湘工信科技〔2022〕16号),获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湖南省难降解工业废水强化氧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湘科计〔2022〕20号)。公司全资子公司广西环保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海岸污染治理及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桂发改高技函〔2022〕2312号)。上述省级科研平台的认定将促进公司集聚环境保护及上下游产业链构建双创要素,打造创新、技术、人才、金融等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创新能力突出、成果转化率高、市场竞争能力强、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双创生态系统,以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博世科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公司全资子公司博测检测持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其实验室设有环境监测区、食品检测区、大型仪器区及微生物实验室等区域。截至目前,博测检测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获批检测能力达3,100多项,其中环境监测能力达1,600多项,环境监测领域资质齐全;食品检测能力达1,500多项,覆盖食品理化、食品重金属、食品农残药残、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产品、食品微生物、食品维生素和31类食品产品等。2022年12月奇异果体育足球app,农业农村部正式发文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第三批检测实验室名单,博测检测成功入选,成为广西区内能够同时承担样品制备和检测任务的四家实验室之一。
公司检测中心于2018年12月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6627)。公司检测中心符合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具备水和废水的检测能力二十多项。证书有效期至2024年12月26日。
公司全资子公司博测检测于2019年5月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12306),其符合CNAS 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A002: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的要求,具备环境和食品的检测能力125项。证书有效期至2025年5月29日。
2022年,公司经审计营业收入222,380.4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4,872.3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亏6,604.46万元,实现运营收入67,291.75 万元,同比增长11.18%,经营性现金流15,344.03万元,同比增加55,913.17万元。公司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为:第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严选严控市政工程类业务,大力发展工业板块业务,不断提升设备销售收入占比,同时推动已完工工程项目审计结算工作,市政工程板块订单量缩减、部分已完工项目的工程产值发生核减导致工程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工业板块订单虽快速增加,但受项目体量、实施周期影响,2022年已签订的大部分工业类订单尚在实施中,未能在报告期内完成验收移交工作转化为产值,综合影响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规模有所下降。其次,公司根据会计准则及内控制度要求,对各类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存在明显减值迹象的老旧市政类项目客户应收账款及因非正常原因停工、工期延后的工程项目存货进行单项计提减值损失,全年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10,412.42万元。综上所述,收入规模下降、计提部分资产减值损失等原因是导致公司2022年度经营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目前,公司正处于重要转型期,一是继续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工业板块业务,二是加快咨询类和运营类项目提质增效,业务结构和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结构持续优化。公司通过加大产业链前后端、不同业务板块经营单元间的业务协同,扎实推进降本增效和深化改革,重点狠抓老旧项目结算及回款工作,加快盘活在手资产,加强风险与成本管控等措施,促使关键经营指标回暖向好,确保公司经营平稳发展。
2022年,公司积极调整业务重心,集中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工业板块业务,进一步优化主营业务结构。报告期内,公司新增销售合同31.48亿元,其中工业水处理合同金额15.54亿元,占比49.37%;市政环境治理合同金额6.96亿元,占比22.11%;运营类合同金额5.13亿元,占比16.29%;咨询和检测等专业技术服务类合同金额2.19亿元,占比6.96%,新增订单和在手订单总体质量显著提升,为后续营收转化和项目回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共参与约332个项目投标,中标项目约214个,中标率接近64.46%,充分体现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工业板块作为公司最核心的主营业务,以销售设备、提供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模式,服务领域覆盖造纸、食品、制药、半导体、化工、纺织等行业。报告期内,公司依托自身在废水资源化利用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二氧化氯制备体系核心技术等工业治污领域领先优势,加大国内外工业环境治理及纸浆清洁漂白市场的开拓力度,相继签订“寿光美伦化学浆工厂二氧化氯制备总包项目”“一套完整的三氯异氰尿酸设备供应及技术服务合同”“100t/d综合法二氧化氯制备项目供货合同”“一套完整的200,000立方米/d污水处理装置采购合同”等四个亿元以上单体订单以及26个超千万元的单体订单,全年取得工业水处理订单15.54亿元,同比增长106.37%,其中海外订单5.09亿元,同比增长375.70%,海外市场的拓展势头强劲。
截至目前,公司在手工业类设备供货订单约22.86亿元人民币(含已中标),其中海外订单14.12亿元,该类订单主要客户为国内外造纸龙头企业。在工业水处理及纸浆漂泊清洁化生产领域,公司基本实现东南亚业务全覆盖并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重点布局北美和南美市场,在俄罗斯、土耳其等市场的布局也相继取得成效,海外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工业环境治理主业,持续提升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形成工业废水处理、大型二氧化氯制备及其他化学品生产、工业近零排放的产业集群,夯实国内工业治污行业领先地位,扩大海外工业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工业板块的业务体量和在公司业务收入的占比。
积极推进项目结算和回款是公司最为重要的年度经营任务之一。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回款21.19亿元,同比增长11.23%,回款工作取得了实质成效。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荐项目结算审定工作,全年完成61个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涉及有效合同金额22.98亿元;完成送审项目77个,完成送审金额22.82亿元;完成审定项目90个(含过程审计报告),审定金额14.77亿元,后续公司将争取在老旧项目的收尾结算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其次,持续加强老旧项目回款工作力度,充分发挥老旧项目回款工作专班职能,出台回款激励措施,将老旧项目回款纳入经营单位考核指标,2022年回款额中有近9亿元为老旧项目回款,较往年有了明显提升。第三,随着订单结构和质量的双重优化,工业项目设备到货款与工程项目进度款回款效率有所提升。随着水务运营类PPP项目逐步进入商运阶段,项目公司实现较稳定的收益,全年运营回款达2.77亿元,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加强了公司造血能力。此外,针对账龄长、数额大、回款难度高的项目,公司通过主动策划并积极沟通业主以优质项目或资产置换回款、建立催收发函的法律诉讼机制、将回款与各高管和各事业部绩效考核直接挂钩、针对不同账龄的应收款项匹配了不同激励政策等措施,多举措全面推进回款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在手订单结构及新签订单质量,在手和新签订单主要以EP、EPC及专业技术服务订单为主,且大多为工业水处理、市政管网污水处理厂建设、水务运营等支付能力强、周期短、现金回流有保障的民生属性较强的项目。其次,积极调整主营业务收入结构,转变项目实施模式,进一步降低工程收入占比,提升设备销售收入及运营收入占比。第三,继续对在手PPP项目和特许经营类项目进行梳理和优化,进一步提升公司PPP业务整体质量,逐步退出一些边际不清,或因政府方原因长期无法实施或长期无法进入运营的项目,进一步优化公司业务和负债结构,减轻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公司采取股权转让、资产移交或转变实施模式等方式,已对7个PPP和特许经营类项目实施退出,与政府方、联合体牵头方共同签署《云南澄江县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提前终止协议》,在确保已实施项目工程款结算及支付的前提下,作为项目参股方退出澄江人居PPP项目,收回投资款8,336.18万元。第四,扎实推进项目运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运营收入67,291.75 万元,同比增长11.18%。截至目前,公司正式进入商业运营的特许经营类项目23个;进入试运营阶段的特许经营类项目8个;固废(环卫一体化)运营项目18个;油泥治理及土壤处置终端运营项目5个。随着公司承接的环卫、含油污泥治理及在手PPP项目逐步进入运营阶段,运营资产规模将不断扩大,持续稳定的运营收入和现金流,将进一步增强公司造血功能。
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动力电池将迎来报废高峰期,动力电池再利用及回收业务的需求逐渐增大。公司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广西环保技术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发挥在工业废水和固危废治理技术及装备研发的领先优势,历经小试、产业化试验验证,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旧锂电池湿法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核心技术体系。经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同意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科清环境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投资新建2万吨/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约1.41亿元。若该项目顺利实施,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固废处理业务细分领域,深化产业布局,提升公司在环保领域的行业地位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公司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部署要求,符合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
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国轩高科002074)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印尼PT.YONG QING INDUSTRY(INDONESIA)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各方旨在整合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内的深度合作,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投资回报。上述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有利于公司推进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转换,进一步拓展固废处理领域的细分业务,并与公司现有的固废处理处置板块产生协同效益。
综合考虑区内危废处置市场变化及客户需求,为有效盘活项目资产,经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科清环境对“北部湾资源再生项目”部分设施、设备进行技改,在利用物化处理车间原有设备基础上,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增加投资,将原物化处理车间改建为资源化利用车间,并增加2万吨/年的电解铝大修渣资源化利用设备配套。广西为铝资源大省,作为区内少数拥有处置大修渣资质的危废处置企业之一,科清环境可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承接大修渣处置、资源化利用的相关业务,为公司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经济大环境下行,业绩承压的形势下,公司通过压缩管理成本、加强项目动态成本管控、优化组织结构和人员、盘活在手资产等多重举措实现降本增效落地。在风险端口前移方面,重点加强标前风险管控,围绕关键经营指标强化合同评审,建立健全项目启动会程序和项目负责人机制,落地项目质量有明显提升。在费用支出方面,公司通过可控管理费用支出与销售收入或新增订单挂钩等费用预算结构化管理等手段,严格控制公司收付比,确保现金流保持稳健状态。在项目成本管控方面,着手推进全面预算机制,进一步加强项目的预算管理、成本管控、采购管控及现金流审核,对项目实施开展全过程跟踪管控。在确保设备性能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公司通过优化设备选型、选材,调整设备结构、改良生产工艺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在提升管理效率方面,公司根据经营实际,以市场、产品、价值、服务为主线,强化行业、专业、区域、客户四线联动关系,重构职能架构,对经营单元进行资源和业务整合。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正式启用I8P项目管理系统,初步实现对项目信息管理、合同管理、供应链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的数据整合与穿透,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全面加强公司经营的响应速度和管理精度。严格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建立经营目标、重点工作分层考核体系;根据业务形态变化,在上年度人才盘点的基础上推进人员定员、定编、定岗工作,通过撤并分支机构、推行区域合署办公等优化措施,对能力不胜任、业绩较差的员工进行排查和优化;进一步拓宽人才晋升通道,推行能上能下的经营管理层干部竞聘机制,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竞升平台,释放组织活力。
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公司现有技术实力与服务水平,增强技术和服务的竞争力,以巩固在环保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使用权6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共计440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367项、外观设计专利19项。
公司以解决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为根本,构建从技术成果、产品到产业化应用的良性运行机制,目前已形成环保基础理论研究、环保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以及产教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2022年,公司获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名单、“广西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合作基地”;全资子公司湖南博世科获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难降解工业废水强化氧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难降解工业废水强化氧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认定,荣获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AA级)贯标评定。此外,公司连续多年登陆广西企业100强、广西制造业企业50强、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广西创新活力十强等实力榜单,并相继获得广西新型研发机构、广西环保技术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广西创新联合体、广西双创示范基地等平台认定。2023年,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技创新,聚焦项目拓展和生产中的关键问题,让技术先行,切实推进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给业绩作“最大增量”,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持续构建先进科学、规范优质的低碳环保服务体系。
2022年,公司党委继续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深化“堡垒强,先锋硬”的党建工作成果,强化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党建带工群团建、工群团建促党建”的长效共建机制,紧紧围绕公司经营计划,推动党建与业务相融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公司党委坚持党建思想引领、服务企业发展进步的理念,凝心聚力打造“三个一流”党建工作思路,是第一批自治区、南宁市、高新区两奇异果体育app网页版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党建工作案例曾入选中宣部《新时代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选编》。报告期内,公围绕“强化思想引领、发挥组织优势、巩固党群基础”,成立了博世科第九党支部、博世科南宁三塘、四塘河沿岸农村污水综合治理项目临时党支部,与一线项目部门共同打造“红色工地”,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的带动引领作用。同时,完成任期届满的第一、四、六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制定《支部书记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年度考核细则》,全员签订廉洁承诺书,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党委对成立了基层党组织并进行党建入章工作的分公司、子公司进行党建工作指导,将党的领导具体化、制度化落实到公司治理中,推动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抓实“党建入章”工作。公司严格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将内控管理和反腐倡廉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通过持之以恒抓作风,不断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营造健康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内部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在习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将“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列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并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日益重视先进环保行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行业发展,如《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十四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为先进环保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技术研发协同化创新发展,推进生产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推动产品多元化品牌化提升发展,引导行业差异化集聚化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国际化开放发展。在国家环保督察和环境监控日趋严格的要求下,其对环保装备产品和技术有迫切的需求。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业务构成,守主业,抓创新,提升核心技术与设备销售在业务贡献中的占比,以装备制造为重点,积极拓展环境综合服务。
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需要,工业园区内的企业组群的污染集中控制及治理需求增加,水处理服务也从为单一企业的点源向整个园区的系统施治。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随着工业园区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工业废水处理标准的提高,工业园区的综合水处理业务将有巨大市场空间。公司依托自有核心技术和工程项目经验,在不断巩固制糖、造纸等行业废水处理领先地位的同时,继续保持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和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制浆造纸清洁漂白二氧化氯制备技术与系统集成等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重点打造装备制造,大力拓展半导体、制药、化工、纺织、食品等其他行业废水处理市场。
治理好农村污水对于改善我国水源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增进农村人民幸福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21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13号),对全面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进行了重要部署。根据意见,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提标升级;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畜禽粪污和渔业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污水资源化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公司围绕城乡环境治理开发了低浓度脱氮高效反硝化轻质滤料滤池、MCO、MCI反应器系列产品、高效磁分离系统、一体化SBR反应器等系列先进适用的产品和技术,将持续研发和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技术。加大力度拓展水务投资建设运营、城市供排水一体化建设、中水回用、城市内河及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流域水体生态修复等领域项目。
公司保持环保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集中资源巩固环评、咨询、检测、设计、环卫等环境服务业务在广西、广东、湖南市场的行业地位,保持业务的稳健增长,同时对标同类企业的经营模式,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公司从追求体量转变为追求质量,逐步降低工程项目比重,以利润为导向将业务重心转移至优质EPC项目和设备销售类项目上,坚定不移走轻资产化道路,从而达到减少资金占用,减少应收账款累积,减少融资成本、减少坏账计提损失的“四减”目标。
“十四五”时期,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任务更加迫切。生活垃圾处理、工业固废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建筑垃圾处理等业务再度起航。从多个细分领域的表现来看,我国固废处理行业正呈现出崭新的发展态势。伴随着传统环卫企业的产业链横向扩张及焚烧等固废末端处置企业的纵向扩张,固废处置项目的竞争愈演愈烈。公司依托在水处理领域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和相关技术储备,通过深度开发市场,研发固废无害化处理、资源循环利用、固体危废处置等关键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拓展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市场。
“无废城市”、垃圾分类、智慧环卫、智能化升级改造、无人环卫车辆等新兴细分领域在环卫板块开始崛起,并以较高的增速持续吸引业内及资本关注。公司从事多领域环卫全产业链业务,构建了城乡环卫智能一体化服务体系,成功探索出了城乡地区经营性清扫和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末端处置的综合服务模式。为适应环卫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重点规划专用车研发和装备制造生产能力提升,为公司打造智慧环卫云平台和智能驾驶技术;在环卫专用车辆开发、智能控制技术、新能源技术、智慧云平台及智能制造方面,力争达到国内环卫行业的先进水平。
公司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大修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成套技术。应用公司大修渣综合处理技术后无害化渣经鉴定为一般工业固废,可实现危废真正“脱帽子”,并可以进一步建材资源化利用;废阴极炭块资源化利用后得到的高值炭粉、萤石球等产品可以满足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可作为治炼、氟化工等上下游产业原辅料使用,实现资源化产品的多场景产业化应用。公司子公司科清环境作为广西区内少数拥有处置大修渣资质的危废处置企业之一,可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承接大修渣处置、资源化利用的相关业务,挖掘新的盈利增长点。新能源汽车自2013年起大规模推广应用,并于2014年进入加速成长阶段,2015年起迅速放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量的20%左右,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增带动动力电池装车量走高,动力电池将在未来面临较大退役规模。公司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广西环保技术装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发挥在工业废水和固危废治理技术及装备研发的领先优势,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旧锂电池湿法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核心技术体系。公司将开拓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进一步拓展在固危废处理领域的细分业务,并与公司现有的固危废处理处置板块产生协同效应,符合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有利于公司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部署要求。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水处理、土壤修复、清洁化生产、固废处置等主营业务,贯彻“全产业链服务”的战略理念,坚持产学研合作模式,促进研究成果商业化,不断完善集环评、监测、检测、环卫、工程咨询、设计、研究开发、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设施运营、投融资运营于一体的一站式环境治理服务平台,拓宽收入来源,实现规模效益,通过全产业链资源整合,显著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公司在保持传统业务稳步增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工业市场(含化学品板块的业务),重点打造装备制造领域。一方面,公司内部产业链协同、高效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经营成本,实现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逐步向石化、食品酿造、制药作为主要拓展方向,积极布局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围绕全球战略布局,继续深耕印尼、印度、美国市场,争取更多合同落地,同时积极拓展俄罗斯,东南亚、南美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海外业务,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在吸纳发达地区技术经验的同时,也进一步输出国内先进环保处理技术,与国际前沿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形成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通过打造北美研发中心,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着力解决复合性、系统性环境问题,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选准路径,集中力量推进重大技术突破,为博世科布局全球市场提供有力依托。
公司积极开展大修渣处置资源化利用及动力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等业务,通过采用自研的核心技术优势,打通“废电池回收-锂及其他高价金属再生-产品作为电池原料制造”高价金属产业链循环闭环,既能大幅度提升废旧锂电池有价金属的回收率和产品纯度,也能实现废水深度处理近零排放,可服务于广西并辐射区外的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需求,促进广西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形成动力电池产业的闭环资源化循环利用,助力新能源降碳行动。
公司着眼环保产业及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通过打造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引领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现科研重大突破,为解决应用基础研究中的瓶颈问题探索各种途径。公司注重培养优秀的研发、管理人才,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的融通创新发展,不断夯实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发展战略、经营计划,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2,380.49万元,同比下降16.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44,872.37万元,同比减亏6,604.46万元,经营基本面较去年回暖向好。
2022年,受国内经济大环境变化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影响,公司坚持优化业务结构,严选严控市政工程类业务,大力发展工业板块业务,不断提升设备销售收入占比,同时推动已完工工程项目审计结算工作,市政工程板块订单量缩减、部分已完工项目的工程产值发生核减导致工程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工业板块订单虽快速增加,但受项目体量、实施周期影响,2022年已签订的大部分工业类订单尚在实施中,未能在报告期内完成验收移交工作转化为产值,综合影响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规模有所下降。其次,公司根据会计准则及内控制度要求,对各类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对存在明显减值迹象的老旧市政类项目客户应收账款及因非正常原因停工、工期延后的工程项目存货进行单项计提减值损失,全年公司计提各类资产减值损失10,412.42万元。综上所述,收入规模下降、计提部分资产减值损失等原因是导致公司2022年度经营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若未来出现下游市场需求萎缩、行业竞争加剧、经营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或者公司出现不能巩固和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情形,公司收入、利润增长速度将会有所下降,也可能出现业绩继续下滑的风险。
公司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强化财务及资金运作管控,加强对成本和预算的精细化管理,以促进公司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和经营效益稳健恢复;采取制度辅以流程管控的方式,加强对标前管控、项目立项、目标成本测算和采购计划的监管,将项目利润作为核心考核要素,深化效益与业绩考核的关联,进一步推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
截至2022年末,公司负债规模为945,063.60万元,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口径)为78.76%奇异果体育足球app,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报告期内,公司除自身经营积累外,主要通过债务融资的方式获取经营所需资金。公司处于发展过程中,未来随着公司承做项目数量、订单金额的增加,公司对营运资金的需求量也将加大,若公司未来经营过程中出现营运资金不足的情形,将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偿债风险。
为应对资产负债率较高对公司造成的影响,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业务开拓,公司制定了高效的资金运用规划,搭建资金管控平台,积极拓展多种融资渠道;其次,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并实施集中采购等方式控制原材料成本、提高核心设备产品的研发及处理能力、优化生产人员结构等方式提高毛利率,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同时通过自身经营积累、加大应收账款回款力度、充分利用优质项目获取政府专项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节约资金成本,确保满足公司营运资金需求,有效降低可能出现的偿债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余额相对较大,主要原因系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存在阶段性收款特点,且公司客户主要系业内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国有企业和政府单位,付款程序较为复杂,部分客户支付能力下降,综合导致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对公司形成了较大程度的资金占用,使得公司面临一定信用减值风险。若相应款项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收回,将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应收账款、合同资产涉及的主要工程项目均处于正常施工状态或竣工验收、审计结算等过程中,部分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由于经济下行、当地政府土地征收工作以及实施方式调整等因素影响导致项目进度有所延缓。如果未来公司主要工程项目出现不能正常施工或竣工验收、审计结算等,或者继续推进存在其他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存在无法回收以及计提大额坏账准备的风险,进而导致公司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一方面,公司将回款作为年度最为重要的经营任务之一,对不同账龄的应收款项匹配不同激励政策,根据新制订的考核办法,将回款与高管和各事业部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全面加强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工作;同时重点关注支付能力强、融资落地有保障的项目,将项目回款作为投标选择的重要评价指标,加强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合同按约履行。另一方面,经过多年跨越式的发展,公司已在多个环保细分领域取得一定的行业地位,公司将坚持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压力,持续优化业务模式和订单结构,加大力度推进工程结算和老旧项目回款,加快推进特许经营类项目进入商业运营,积极消除因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而可能导致的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PPP项目通常具有投资金额较大、建设及运营期限较长等特点,使得公司实施PPP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宏观经济风险、政策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法律变更风险、金融风险、融资风险、建设风险、营运风险、整体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预算和结算偏差较大的风险、运营阶段处理量不及预期的风险等,最终可能影响公司PPP项目的可行性和实际经济效益,使得预期效益不能完全实现。
报告期内,公司未承接新的PPP项目。针对在手PPP项目,公司成立了工作专班,一方面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审计结算并进入商业运营,另一方面,对在运项目进一步优化运营管理工作,提升项目盈利能力,为后续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奠定基础;第三,进一步梳理在手PPP项目,制定《PPP项目评估分析报告》《PPP项目投资收益目标跟踪表》《PPP项目退出工作计划跟踪表》《固定资产投资变现计划跟踪表》等,对PPP项目状态进行动态分析,对难以推进的项目启动退出或转让谈判,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7个PPP项目退出协议签订。
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7.33%、15.59%和11.11%。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家对环保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尤其进入“十四五”时期以后,环保产业规模在政策利好和订单加速释放的驱动下稳步扩大,产业投资力度不断增强。
环保产业市场在呈现巨大潜力的同时,市场竞争也呈不断加剧的趋势,公司在与国内外环保企业的市场竞争中,若未来不能在工艺技术创新、产品成本控制、售后跟踪服务等方面保持优势,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保证公司经营战略的顺利实现,公司坚持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国外市场,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和技术服务支持,提升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9,302.63万元、20,004.43万元和17,066.95万元,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大,若公司未来不能在技术创新方面继续保持优势,将面临技术遭淘汰或被赶超的风险,从而导致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研发创新及成果转化,扩容关键技术储备,促进科研成果在生产中的应用,积极打造行业领先的技术品牌,为公司业务市场的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和服务。
公司承建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通常涉及设备制造、组装集成、运输安装、项目现场施工等环节,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或无法事先预见因素的影响。因此,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项目实施安全风险。
为了科学防范项目实施过程的安全风险,公司通过实施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贯彻施行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运用PDCA循环的管理模式,开展危害因素辨识,并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闭环管理,有效降低各类安全生产风险,促进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高,确保项目顺利快速的实施。
近年来,国家污染排放标准不断提高、环保检测指标和要求不断增加,环保部门的日常监管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公司主要以承接环保工程或进行环保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方式开展业务,在日常经营中,存在产生空气污染、有害物质、污水及固体废物排放、噪声污染等环境保护方面的风险。
尽管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以避免或尽量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潜在不利影响,但在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环境保护风险,如果发生环保污染事件将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品牌声誉及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公司高度重视环保风险排查化解工作,成立了专业的运营团队,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制订切实可行的事故防范措施,排除潜在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不断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避免发生重大环保事件。
“包钢系”争议不断:稀土关联交易议案被否惹猜测,钢渣价格单方变更被指违约
郑州煤电:郑煤集团相关煤炭资产尚未达到资产证券化要求,目前不具备注入条件
周末要闻回顾: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
“包钢系”争议不断:稀土关联交易议案被否惹猜测,钢渣价格单方变更被指违约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Copyright © 2002-2023 奇异果体育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蒙ICP备20210022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