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运行方面,2023年是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医药工业虽然在技术创新、国际化、先进制造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但由于受到国家及地方联盟集采范围持续扩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药品降价、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防控相关产品销售锐减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运营形势复杂多变,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全年呈W型,一季度下行,二季度降幅收窄,三季度再度触底,四季度有所回升,但行业整体经济指标全年同比出现下滑。根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2023年医药工业运行情况》报告显示,2023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552.5亿元,同比下降4%,实现利润4,127.2亿元,同比下降16.2%,两项指标增速多年来首次同为负数。虽行业整体下行,但医药制造各子行业运行走势分化,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收入和利润指标均同比增长。其中,中成药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5%和6.4%;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等5个子行业营业收入、利润均为负增长。在行业整体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企业经营分化更为突出。多数企业仍保持了稳健经营,但同时经营困难的企业在增多。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数据,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中,亏损企业占到24.7%,同比增长14.7%,亏损额同比增长15.6%。2023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启了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主要聚焦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有助于净化行业环境和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医药反腐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部分,自医药反腐整治以来,虽然对部分药品的推广和销售造成一定影响,但有望引导生产企业将重点从营销转向以药品临床治疗价值为核心目标的研发,提升企业合规意识,优化期间费用结构,更有利于患者、医保资金使用和行业整体长远的发展。
产业政策方面,2023年,随着《“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及相关重要政策文件的深入落实,我国医药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医疗卫生需求持续增长,医药市场呈现扩张趋势。根据《“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2023年作为“十四五”发展阶段的第三年,国务院、卫健委、药监局等发布多份规划性文件,对今后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作出顶层规划:2023年1月,国家药监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加强中药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建设有特色的中药科学监管体系等作出了安排。2月,为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部署了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等工程,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了《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加强对中药研制的指导,完善了中药注册管理体系,可促进中药新药的研制。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聚焦于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与传播,提升全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助推行业提质增效。中药行业在政策引导下需求持续向好,整体实现较好发展,但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对企业成本控制提出更高挑战。随着政府投入持续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提质扩容,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为医药制造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药行业仍将保持较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2024年行业整体有望恢复稳定增长。
公司健康饮品业务主要涉及包装饮用水,该产品属刚需产品,使用场景丰富,市场需求较为稳定。2023年饮用水市场处于疫后复苏状态,随着经济增长恢复和消费回升,饮用水市场保持增长。根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均包装水消费量仅为36.95升/年,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同期人均100升/年以上相比,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欧睿国际预计2025年我国包装水人均消费量将达到45.8升/年。
钢结构建筑在实现建筑业绿色、生态、智能化发展目标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对国家资源战略储备具有深远意义,更是光伏建筑一体化、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保障建筑业整体实现碳排放目标的必然选择,对于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3年地产需求走低,但在基建托底、制造业发力的情况下,钢结构行业市场规模稳中有升。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预计,2023年全国钢结构加工量在10,7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约为6.4%。
公司是通过国家GMP、GSP质量认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临床治疗需求为导向,建立了“等级医院+基层医院+OTC”的全国性药品营销服务网络,全国多家三甲标杆医院带动,与全国级、各省级多学科医(药)学会保持常年互动合作,在心脑血管、耳鼻喉、儿童感冒发热等领域拥有良好的临床基础。据米内网数据显示,核心自有产品“三七通舒胶囊”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脑血管疾病口服中成药市场连续三年销售额名列前茅。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曾承担过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项目、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专项等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专利二等奖”“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四川省工业质量标杆”等殊荣;2023年荣列世界品牌实验室颁发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及中国中药协会颁发的“2023中成药工业TOP100榜单”;获评第十三届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2023大健康最具成长上市公司奖”,且为2021年以来连续3年入榜。
公司子公司四川蓝光矿泉水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健康饮品的生产与销售。蓝光矿泉水扎根四川,面向全国,聚焦于家庭健康饮水市场,是四川桶装水行业龙头企业。拥有优质天然矿泉水源地(“云雾仙踪1、2号”),旗下四大生产基地年包装饮用水产能达100万吨,拥有“蓝光”“碧瑞”“春晓”“青城山泉”等中高端品牌系列饮用水产品;积累了近5,000家销售网点和百万个终端用户,在四川家庭饮水市场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2009年至2019年连年被评为“四川省名牌产品”,2011年至2022年连续12年荣膺“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组委会指定饮用水”。2023年,生产基地之一的远泓矿泉水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蓝光矿泉水荣获2023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馥兰德奖“最具影响力品牌奖”。
公司子公司华神钢构,主要从事钢结构工程设计、制作及施工服务。公司累计取得实用新型专利51项、发明专利1项,在行业内率先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四标一体”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公司已为国内外300家客户建造了超过500万平米的钢结构建筑,特别在光伏新能源、市政桥梁等领域有较为突出的项目推广应用优势,积累了丰富的供应链资源和良好的银行信用,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2023年,华神钢构参建的重庆洛碛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获得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的中国工程领域最高奖项“建设工程鲁班奖”。
公司主营业务为中西成药、生物制药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钢结构施工业务等。公司制药产品涵盖注射剂、胶囊剂、口服液、片剂、颗粒剂、灸剂、原料药等。公司拥有心脑血管、耳鼻喉、儿科、肿瘤等领域共计26个药品注册生产品种。其中,中成药产品包括三七通舒胶囊、鼻渊舒口服液、活力苏口服液、儿感退热宁口服液等17个药品注册生产品种;生物药产品包括国家一类新药利卡汀(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化学药产品包括伏立康唑片、罗红霉素分散片、苯溴马隆胶囊等8个品种。
报告期内,公司以现代中药创新研发与合成生物技术为依托,致力于构建国际创新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公司主要业务所处行业仍属于医药制造业,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三七通舒胶囊、鼻渊舒口服液、活力苏口服液等26个药品注册生产品种,5个品种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5个品种入选国家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物,16个品种被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多样化的品种、品规,使公司保持着业内领先的市场占有率。
公司核心中药产品三七通舒胶囊是国家原二类中药新药,是新一代的三七制剂,物质基础清楚、药效成分确切、作用机理明确,目前已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中药大品种,已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00+医疗机构,在心脑血管领域拥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在中国城市公立医院脑血管疾病口服中成药市场连续三年销售额名列前茅。三七通舒胶囊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及欧盟发明专利授权,202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专利二等奖等荣誉。其原料药三七三醇皂苷作为首个中药提取物标准收载于2018年版的《德国药品法典》,这是我国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提取物进入西方发达国家药典,代表了中国中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成果,成为中国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典范品种。
公司另一主营产品鼻渊舒口服液于1994年确定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入选医科高等教育《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材,1995年荣获WHO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金奖,被评为九五国家级新产品,1996年列为国家新药品种,2008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经数十年临床应用奇异果mgtv下载手机版,现已成为耳鼻咽喉科治疗领域用于鼻炎、鼻窦炎的中成药大品种和经典用药。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仍以医药销售为主,钢结构业务承建与健康饮品销售服务为辅。
公司核心产品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公司核心中药产品三七通舒胶囊是国家原二类中药新药,为中国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典范品种,其原料药三七三醇皂苷为首个被西方发达国家药典收载的中药提取物,属于心脑血管治疗领域慢病用药,拥有庞大的现有和潜力患者市场。该药上市近二十年,临床应用安全性高,是更纯的三七制剂,靶点更准、疗效更好,为广大的心脑血管慢病患者带来更多用药获益。三七通舒胶囊、鼻渊舒口服液、活力苏口服液、儿感退热宁等多个产品入选《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三七通舒胶囊先后列入《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慢病管理指南》《老年冠心病慢病管理指南》;鼻渊舒口服液是《眼耳鼻喉口腔科学》第5版教材推荐用药,并进入《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读本》;一清颗粒、苯溴马隆胶囊等多个产品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罗红霉素、一清颗粒等多个产品进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价范围内的低价药品清单》;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列入《2018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2018版)》;儿感退热宁口服液入选《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第七版)》。
公司多年来深耕技术研发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在现代中药创新上具有显著优势。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研发团队,在长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开发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截至2023年末,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境内外申请专利共189项,获得授权专利163项,含国际发明专利4项。其中,2023年公司新申请专利7项,新授权专利10项,新授权专利中3项为发明专利。公司在国内率先采用指纹图谱先进质量控制技术进行药效物质群控制,建立了三七三醇皂苷的指纹图谱,保证了三七通舒胶囊药效物质群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其原料药三七三醇皂苷作为首个中药提取物标准收载于2018年版的《德国药品法典》,这是我国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提取物进入西方发达国家药典,代表了中国中药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成果,成为中国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典范品种。公司拥有全球首个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靶向药物、国家一类新药—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曾承担过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项目、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专项等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专利二等奖”“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及“四川省工业质量标杆”等荣誉。
公司在医药制造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有力保障了劳动生产率和药品质量,确保了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赢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并获评“2022四川制造业企业100强”。公司拥有7条生产线,其中三七通舒胶囊生产线集成了多种先进的医药生产技术和设备,同时采用了先进的近红外在线质量监控技术,实现了生产工艺自动控制、生产过程关键药效成分的实时监测和监控,改变了中药生产传统的离线质量控制模式,实现了在线质量实时控制,构建了以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中药分离纯化技术平台,是中国中成药生产过程生产质量控制技术综合应用的示范生产线。公司将持续改进生产条件,不断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生产质量和效率,以适应和满足公司产品迭代开发与业务创新需要。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的“2023年度四川省绿色工厂”评选中,公司作为四川省唯一一家医药企业入围,并进入公示期。
公司与包括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科大生命技术学院、德国Diapharm公司、上海凌凯在内的国内外数十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知名医院及行业领先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开放式、互利共赢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实现了企业和高校等科技机构在资源、人才、技术、管理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产业和科研深度统筹、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医药学蕴含着中华民族千年传统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在国家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逐渐形成,都为保健养生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健康消费新需求的产生,使得中药行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公司目前中成药产品除在心脑血管、耳鼻咽喉、儿科等优势治疗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前景外,未来还可延伸开发相关海外膳食补充剂、保健品、健康饮品、特医食品、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等系列化、生活化大健康产品,业务拓展优势明显,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337.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92%:其中,医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123.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17%,原因系聚焦主业并购西藏康域带来收入规模增长;建筑钢结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1,112.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7%,原因系优化经营策略积极拓展业务。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65.9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89%,原因系报告期内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业务融资金额和融资利息增加、子公司工厂搬迁产生的确认为非经常性损失的辞退福利费增加;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42.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6%,原因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及拓展新业务融资金额和融资利息增加。
2023年,公司坚持“经营为先,人才为本,数据为核,服务支撑”的工作方针,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业与人才结构,引进专业医药管理团队,探索销售新模式,加强风控管理,挖潜增效,保障经营稳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主要表现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以销售体系改革、市场调整为核心的“建队伍、定制度、调政策、树信心、强品牌、提效率”等系列工作,通过引进专业管理团队,调整销售队伍和经营策略,整顿并重构销售业务体系,奖优汰劣,加强渠道及政策的清理和优化,积极实施同业并购,创新产品开发与品种挖潜,逐步提升应对国家中药集采、医保控费政策的抗风险能力。渠道建设方面,公司优化激励机制,优化渠道资源,强化管控力度,提高空白市场布点质量和网络协同能力,探索院内院外联动新模式。产品开发层面,持续推进公司核心产品三七通舒胶囊、鼻渊舒口服液、儿感退热宁口服液、活力苏口服液等产品在临床指南、专家共识、扩大适应症等方面的医药学研究,加强药物临床综合评价证据建设;搭建专业化学术推广、交流平台,组织专家讲坛,将药品研发、临床治疗和诊断结合,稳步提升学术活动数量和转化率,提升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对现有覆盖医院进行梳理,增加空白区域的覆盖率,激活或清理休眠医院,年内社区医院覆盖率同比增加12%,三级医院覆盖率增加1%。公司启动老品种复产复销计划,报告期内顺利通过金银花颗粒的复产核查并实现上市销售;创新业务方面,加强优质仿制药研发投入,持续推进原料和化学仿制药一体化项目,丰富产品管线,提升市场竞争力;产业投资层面,公司实现对山东凌凯70%股权的控股,实现对西藏康域51%股权的控股,加大对山东凌凯项目生产基地的建设投入力度,各项进度按计划正常推进,力争建立以合成生物及绿色化学合成为核心的新业务赛道增长极,巩固和增强公司产业竞争力。
报告期内,健康饮品业务坚持“稳”字当头,坚决推进四大基地建设,顺利实现德源基地搬迁,远泓基地、双流基地、峨眉基地、安德基地相继投产,成功推出“蓝光天然泉水”产品,饮用水业务销售规模保持小幅增长;积极拓展C端新零售业务,合作推进“桶一送”新零售模式,初步建立起覆盖成都市区的新型终端零售连锁服务体系;在加大饮品业务固定资产投资同时,也带来了多基地运营效率的磨合提升问题、异地资产迁转员工管理与业务管理成本增加问题,给公司的短期盈利能力带来挑战。
在市场拓展方面,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工艺水平,重点巩固新能源业务市场,取得显著成效。在管理上严格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细化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潜能,定人、定责、定方案,加大应收款催收力度,提高率,降低运营风险,顺利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项目管理坚持“快速响应、协调奋进”作风,坚持“敬畏规则、质量至上”原则,在钢构建设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2023年,公司参建的重庆洛碛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获得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的“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优质工程)”。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开展多项经典名方药物的调研和研发。以三七通舒胶囊、鼻渊舒口服液等中药大品种开发和儿感退热宁口服液、JLDC浸膏片等产品的二次开发为核心,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完成三七通舒胶囊药物经济学研究,启动并开展三七通舒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风中经络-血瘀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等研究;持续开展“原料+化学仿制药”一体化项目研究和注册申报,报告期内启动6个化学仿制药项目研究,其中有1个项目已完成工艺验证工作,2个项目已完成中试生产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车间联动统筹排产,聚焦成本与质控管理,克服产能瓶颈,推进集约化管理与智能化生产联动,全力保障安全、高效、高品质的产品供应。报告期内,三七通舒胶囊自动包装码垛生产线投产使用,三七通舒胶囊自动充填机更新提速,金银花颗粒分包机更新为多列机,持续提升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持续确保产品高品质生产,各种产品在内部检验和外部抽检中的合格率均达100%。2023年,公司荣登中国中医药协会颁布的“2023中成药工业TOP100”榜单,2021年以来公司连续3年进入中成药百强。
2023年内,公司坚持以经营赋能为目标,以业务发展为基底。秉持以人才建设赋能业务的工作理念,重点以组织建设、人才引进与发展、考核与激励、培训学习与员工关怀等几个方向开展工作。积极对各方位工作组织协作,多维度进行资源整合,力求将现有效益最大化发挥到业务价值链条上。对公司架构及部门配置不断优化,适时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求进行调整,聚焦赋能业务发展。做最优辅助配置,搞好内部建设,强化督导、规范考核,力求各层级经营目标严格按照计划管控和阶段分解顺利推进,全力达成。
1、中医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不断推动着中医药技术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复苏及升级奠定了中药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的基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管理观念的提升均对健康消费提出了新的需求,在医保机制持续革新、集中带量采购、处方外流等行业政策背景下,院外市场份额日益扩大,医药及健康消费产品的临床价值和营销推广能力的有机结合将突破更大的市场空间。根据前瞻研究所的分析,结合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发展的经验,目前中国大健康产业占GDP的比重不到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0%,未来中国医药健康产业主要受到人口老龄化、健康预防与医学科技进步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产业升级和转型: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医药健康产业将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驱动,推动传统医药向现代化、智能化、适老化方向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变化。
(2)健康管理与预防:医药健康产业正迎来深刻变革,未来医药健康产业将更加注重健康管理和预防。在健康管理和预防方面,产业将倾注更多精力,借助前沿的AI技术,实现老年人生理数据的实时收集与精准分析。通过高效的AI算法,不仅能够及时洞察潜在的健康风险,更能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为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智能化设备与健康管理平台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提升人们自我健康管理的便捷性和有效性。这些平台将不仅提供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更能根据个体特征提供定制化的健康建议与预防方案,真正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中,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凭借其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维护健康和抵御疾病的理论体系与有效方法,中医药必将在治未病的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焕发新的生机,为人们维护健康、抵御疾病保驾护航。
(3)生物医药领域成为新热点:生物医药领域将成为未来医药健康产业的新热点,中药创新药、生物医药创新药、创新检测方法及创新治疗方法都将成为未来医药健康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中成药依然是国家医保支持的重点,在2023年新的医保目录中,入选中成药数量增加9个,达到1390个,中药类(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收载品种数达到2282种,占2023年药品收载品种的57.34%。
总之,未来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必将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同时仍将保持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2、医药集采方面,随着中成药国家集采政策推行,将持续推动中成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长期来看,中成药集采利好具备优质资源的中成药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优化。更多的中药企业将采取涵盖生产端上游原料布局、内部研发创新、生产效率提升和流通端销售渠道优化布局等多种措施,快速提升经营效率以应对中成药集采带来的业绩冲击,公司产品也将结合市场与经营实际,采取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与集采政策接轨。未来,随着中成药集采工作的不断深入,以中成药为代表的中医药市场还将面临竞争激烈、监管趋严等诸多挑战。中成药集采常态化或导致行业大洗牌,同时抑或成为催化行业量增的因素之一。较大部分中成药为独家品种,同时中医药具有消费和保健属性,在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中医药需求持续向好。此外基药目录、医保目录、医保政策调整等均有望在量上驱动行业成长。
公司坚持秉承“华夏之神健康中国”的企业使命、“致力民生健康301507)事业”的企业宗旨和“提升生命品质传递爱与责任”的社会责任,继续深度践行中央提出的“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将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作为未来聚焦的方向和重点,着力探寻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们健康的全新路径,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以现代中医药为主,合成生物同步发展的国际创新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在现代中医药领域,公司坚定不移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遵循“谋长期价值,做精品好药,做实做强医药健康产业”的战略定位,创新“搭平台、建机制、同分享”的共赢思维,依托三七国际化技术领引与品牌地位,带动中药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创新发展,做精做大华神医药传统优势品种。以中药大品种为深耕战略,着力探索并推进高品质、生活化的三七大品种全产业链的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经营,夯实三七中医药产业在华神科技第一品牌地位。持续发展壮大并做精、做强主业,储备和实施基于三七主业的产业链延伸业务,扩充产品线,增加利润新增长点,以品质提升产品价值,创造企业价值,立足国内市场,放眼国际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加快研产销产业一体化建设,积极构建医养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融合发展,致力为全社会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解决方案,服务民生,造福社会。
在新业务领域的布局:公司依托于重组中的博浩达项目和在建的山东凌凯项目,拟将山东凌凯、博浩达分别打造成CDMO/化学合成、合成生物规模化生产与转化基地,构建公司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2024年在公司董事会的带领下,公司将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构建,坚定实施“归核化”发展战略,聚焦深耕医药核心业务,以强化创新精神、提升经营意识、夯实质量意识和力促流程再造,来服务大局、应对变局、开创新局,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公司将不断推进组织变革,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内在实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将坚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创造价值为终极目标,加大研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为中医药产业(涵盖医药、医疗、健康养生等领域)的发展和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公司将坚持以科技为引擎,以质量为生命,以品牌为动能,以服务为核心,并以“搭平台、建机制、共分享”的创新共赢思维,推动集团战略规划、经营目标跨越并彰显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公司总体经营计划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人才建设方面,公司将坚持秉承人才兴企的核心理念,构建科学、系统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精心雕琢人才梯队;集中优势资源,全力引进医疗学术、药物研发、产品运营等多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还将加强人才内部的良性竞争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与潜能,确保人才团队建设不仅符合公司当前的发展需求,又能匹配公司中远期发展战略的实施需求。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将以“华神科技”和“三七通舒胶囊”两大品牌为核心,精心打造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并根据公司三七全产业链构建进程,努力将产品品牌力延伸至各类生活化、消费化的创新产品,从而构建一个丰富多元、高度协同的品牌矩阵;公司还将积极参与各类医药行业盛会,加强品牌宣传与推广,增加公司产品在各种场域的曝光机会,深挖品牌价值潜力,彰显华神品牌实力与深厚底蕴,提升华神品牌的市场影响和溢价能力;同时,加强品牌风险管理,建立严格的品牌保护机制,应对各类潜在的品牌风险,确保品牌形象不受损害。学术推广方面,以学术为引领,持续开展上市产品临床再评价工作,为产品的有效性研究及适应症、科室的拓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重点推进三七通舒胶囊、鼻渊舒口服液等大品种的专家共识和学术交流,力争组织专家讲坛次数翻倍,支撑公司销售业务的拓展。销售方面,公司将致力优化业务组织架构,推行扁平化管理,以显著提升管理效能;通过加强对销售全过程的精准管控,推进“事业部方阵比拼”机制,确保各部周、月、季重点工作计划与目标任务得以常态化、高效化执行;注重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销售渠道,积极引进资源型合作伙伴,加强市场整合力度,进一步拓展空白市场医院,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推动医药销售规模的稳步增长。渠道建设方面,加强院外薄弱市场区域开发,细化现有品种的管理,增加新品种的引进,拓展新零售、新渠道/终端市场;积极开展药品资源挖掘工作,梳理存量产品,激活符合市场需要的优质休眠品种,积极推动痛经口服液、鼻渊舒胶囊等产品的复产复销工作。着眼未来,前瞻布局,不断关注、挖掘与公司具有良好协同效应的,与战略步骤推进相匹配的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并购项目,积极推进实施面向全国范围的药企同业资本并购与深度业务资源整合战略,巩固公司主业,加强产业链资源协同;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引擎,加强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为公司医药健康主业繁荣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通过研发与产业合作相结合等方式,持续推进“原料+化学仿制药”一体化项目的研究和注册申报,建立原料到制药一体化供应链成本优势,快速切入市场,开辟新的增长曲线;根据计划,加快完成山东凌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努力实现项目快速高效投产,为公司建立以合成生物及绿色化学合成为核心的新业务赛道增长极奠定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公司将坚持“品质领先、创新发展”的经营导向,从业务模式、产品组合、产能布局、管理提升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推动公司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是饮品业务多基地运营的元年,通过优化多基地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效率;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重塑市场化的供应链体系,保证饮用水产销业务快速增长;持续拓展直营零售业务,加快形成标准化的运营模式,打造连锁标准化的运营机制,实现直营零售业务高速增长;强化内部管理降本增效,提升数字化水平,有效提升人均效能。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重点项目,力争在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加强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研发和专利技术成果应用;以快速响应为特色,塑造“专而精”的钢构品牌;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压实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完善激励机制,加快总承包资质升级步伐,配合做好公司新项目建设,助推公司稳健发展。
坚持“服务业务,赋能经营”的工作方针,建立经营思维,将人才视为公司重要资产和发展核心,全力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工作,积极为公司业务并购与外向型发展战略服务,持续提供人才供给保障;坚持奖优汰劣,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流程精简与优化再造,提升系统运作效率,强化组织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优化激励机制,以长期主义思想,科学、合理的制定符合公司实际及行业特点的激励方案;开展价值观塑造及文化宣导,统一战略思想,打造学习型组织,为集团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行业的监管逐年趋紧,质量管理标准不断完善与提高,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方案的常态化执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质量监管、医保控费、药品招投标等政策的实施,药企原有经营模式受到冲击,医药市场格局持续变化,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应对措施: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及时把握行业发展变化趋势,提前布局,及时调整,积极顺应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积极应对行业格局可能出现的变化。同时,坚持做好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品牌建设工作,以产品品质创造价值,以品牌美誉构建消费者认同心智,不断提升项目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随着国家主管部门不断完善药品价格形成体制,医药行业面临医保控费及目录持续调整、药品集中采购常态化、招标限价、一致性评价等政策调整,公司产品销售价格面临下调风险,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通过多年医药行业沉淀与技术积累,积极开发新产品,布局新业务,尤其是向受集采及控费政策影响较小的医药产业链上游如特色原料药、医药及精细化工中间体等领域加大投资与业务拓展力度,推进核心产品二次开发及上市进程,扩大现有产品在各细分市场领域尤其是院外市场的占比,分散公司的经营风险,未来将通过丰富产品品种提高销售额,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2023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普涨,康美中药材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7.3%,中成药制造企业短期无法转嫁上游增加的成本,面临毛利率下降、盈利空间压缩的风险。药材价格上涨影响因素复杂,主要包括:成本方面,如人工成本、初加工成本上涨;供应方面,如政策调整导致种植面积缩减、国家对珍稀野生药材实行禁采、限采,异常天气持续时间长导致单产下降、乱采滥挖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破坏等减少市场供应;除此之外,还有资金炒作等因素。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关注原材料市场动态,通过产地调研等方式,加强原辅材料采购与成本管控,密切跟进价格走势,合理安排库存头寸及采购周期,采取策略性备货锁价、与源头生产方建立订单种植、定点加工等合作方式,将原材料价格波动固定在可控范围内,以最大限度控制成本,防范原材料供给风险。
由于医药产品的研发周期长、难度大、风险高,影响因素多,加之国家及行业监管政策变化调整、临床试验阶段项目结果不达预期,可能导致公司药物研发项目成本增加、进展放缓、中止乃至研发失败风险,市场变化导致在研产品未来商业化的经济效益不及预期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紧密协同中医大等国内外科研院校机构力量,发挥科研专家资源平台作用,依托公司在医药产业方面的市场转化应用优势,严格执行项目立项机制,多维度评估项目风险,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动态调整开发策略,重点针对现有存量批准文号和产品资源,扩大现有药品适应症,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加强工艺技术研究及功能需求挖掘,开发符合市场需要的大健康产品,推进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
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在继续巩固现代中药核心业务的同时,将加大对合成生物、特色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新材料及医养健康等产业领域的新业务拓展力度,不断创新产品技术和业务发展模式。但若产业政策、行业监管、技术应用迭代或市场竞争环境一旦发生重大变化,或团队运营管理能力与业务规模发展要求不能相匹配,均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甚至投资亏损等经营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在新业务拓展过程中,坚持“审慎稳健,效益优先,风险可控”为原则,从战略决策、投资实施与风险管控等方面,加强对项目全方位的研究与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行业专家顾问的专业资源,多角度多层次论证项目可行性,同时强化对新业务的内控管理,规范经营,合规发展。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奇异果体育官网app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3 奇异果体育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蒙ICP备2021002236号-1